导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林毅夫在北大国发院第二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林毅夫在北大国发院第二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十九大指出中国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矛盾,这个矛盾非常显著地反映在中国经济增长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行7个年头的趋势当中。
林毅夫表示,类似这样的行业在中国不在少数,他们当中曾经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如此,更不应该成为,当今天这个新时代拖中国经济后腿的角色,例如钢铁行业。
林毅夫认为,这些行业至少有两个路可供选择:第一,要么进行脱胎换骨的供给侧革命,尊重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让市场经济融入自己。:第二,要么就荣退市场,把资源和机会留给更具竞争力,更具生命力的新兴市场力量,助推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中国从中等收入卖向高收入可持续更健康的成长。
以下为发言全文:
林毅夫:各位嘉宾,大家好。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现在,已经快10个小时了。大家还在讲堂这个地方等着我来做报告,我是非常受到鼓舞。时间已经很长,而且有限,其实不仅是说我不需要介绍,在座有不少听过我的课,没听过我的课也在报上看过我的观点。中国有一句话,温故而知新,所以把讲过的话再讲一次,说不定对各位还是可以有一些启发。
很高兴能够来做最后一个题目,中国的改革开放跟中国的奇迹这个题目。因为明年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认为40周年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值得我们庆祝的一个日子。在上课的时候我常讲,我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第六代知识分子。第一代大家知道,是推动洋务运动的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第二代是推动戊戌变法跟民主主义革命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第三代是推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等。第四代是五四运动以后,进入大学毕业以后,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当然也参加抗战的那一代。第五代就是1949年建国以后,进入大学,然后毕业以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那一代。第六代就是我这一代了,1977、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那段时间进入大学,毕业以后参加改革开放的这一代。
跟前面五代知识分子来比,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是最幸运的。因为就像十九大习总书记的报告里面提到,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在十九大总书记能讲这样的话,最主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这40年的贡献。
在这里我想跟各位忆苦思甜一下,其实经过前面五代人的努力,在1978年,我们刚刚要改革开放的时候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我们在1978年的时候,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5美元。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国家,当年他们GDP平均数是490美元。我们连世界上最聘请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平均数都没有达到。我们出口和进口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也就是我们90%以上的国民生活国内生产总值跟国际经济是不相关的。当时81%的人生活在农村,84%的人生活在国际上一天1.25美元这样的一个生活标准的贫困线之下。
但是从1978年到去年,2016年,38年,我们平均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9.6%。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还不曾看到以这么高的增长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而且是在人口这么多的国家,这么穷的基础上来实现的。所以把改革开放这40年称为中国的奇迹,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形容词。
经过这38年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32.3倍,去年我们人均GDP达到8100美元。我们的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总量,按市场汇率计算,1978年的时候,我们只占世界的2.3%。去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4.9%。这段时间里面,经济增长非常快,对外开放的速度也非常快。可以用贸易增长来衡量,从1978到2016年,我们平均每年的贸易增长速度是14.8。经过这样的一个快速增长,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我们现在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体,在这个过程当中,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困事业做出较大贡献。过去40年当中,全世界减少的贫困人口70%来自于中国。如果把中国的贫困人口扣除掉,世界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增加。而且我们是唯一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的市场经济体。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这40年的成绩,我们才能说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些成绩怎么取得的?跟改革开放有关。但能不能简单地讲,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绩呢?因为我们知道,在80年代、90年代,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改革开放,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那么不仅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改革开放,其实从80年代、90年代以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改革开放。但是他们出现的情形,正好跟我们相反。同样的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带来的是经济的崩溃,停滞,危机不断。有些经济学家用很仔细的统计数字计量方法做比较,发现这些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80年代、90年代平均的增长速度低于60年代、70年代。而且危机发生的频率高于60年代、70年代。因此,把80年代、90年代称为发展中国家在转型期的时候是一个迷失的20年。
我们取得的成绩不仅是说跟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不一样,我们采取的转型方式,在80年代、90年代被认为是最糟糕的方式。今天早上蔡昉教授做报告的时候说,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一个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他们老在写文章说中国经济要崩溃。而且这不仅是他们两个人的观点,其实在80年代、90年代,在国际上充满着中国崩溃论。而且这个观点也不只是80年代、90年代,其实在国际上隔几年就说中国经济要崩溃了。
中国经济怎么崩溃?所以中国有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觉得国家发展研究院从这个论坛开始,明年一整年的时间,要来组织各种讨论会,来讨论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到底有什么经验教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时间有限,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一代人终于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为什么在1978年经过五代人的努力,但是在1978年的时候,还那么贫穷,中国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在世界上只有2.23%,为什么?经过那么多代人的努力没有任何成就。同时也想探讨一下,其他转型中国家为什么他们的表现跟我们有天壤之别呢?在这个讨论的基础之上,也许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对未来发展有价值的一个经验教训。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能够发展那么快?大家知道,我在研究发展经济学,现在也在推动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第三波需求。其实经济要发展快,仔细想起来,对我来讲,我已经讲了好多年了,是后发优势。为什么呢?经济发展代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不能只靠印钞票,我们的经济规模增加了52倍是真实的增长。这只能靠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怎么实现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呢?一个是企业要不断地技术创新,让每个工人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更好的东西。第二个,要不断地企业转型升级,把劳动力、资源、资本,从附加价值比较低的产业往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业去转移。我们知道农业附加价值比较低,附加价值比较高的是制造业。很多大量的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制造业中,这样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长的两个主要机制。
这两个主要机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都是公平的。但是有一点不一样,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后,他们的技术在全世界一直都是领先的,他们产业的附加价值在全世界一直都领先。他们的技术和产业都是在国际技术和国际产业的前沿。他们要技术创新只能自己发明,我们知道发明投入成本非常高,风险非常大。发达国家发明的提高速度非常稳定,每年都是2%,如果加上人口增长等等,发达国家在过去100年来,每年的增长速度就是2%。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由于我们比人家技术要差,所谓技术创新就是在商品生产的时候,你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你进入的行业的附加价值比现在的附加价值高就是产业升级,不见得要新发明,只要把他国家用过的成熟的技术和产业,只要他的技术比你好,他的附加价值比你高,你进入的那就是创新产业升级。在经济学上把这种可能性叫做后来者优势,比较低的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跟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有优势。
你如果用引进的方式,成本会比自己发明低,风险也会比自己发明低很多,发展中国家如果懂得利用后发优势的话,它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比发达国家高。但能高多少呢?理论上只能说高一点,但高多少是一个经验。从经验上来看,二次世界大战后,200多个经济体,有13个经济体来加速经济增长,取得每年7%或更高,持续25年时间的快速经济增长。我们改革开放之后,成为这13个经济体当中的一个。我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后来者优势,或者后发优势。
如果后来者优势让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这么快的理由,这个后来者优势应该从鸦片战争后,或者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一直都存在。但为什么只有在1978年以后,我们才利用后来者优势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个道理我觉得是我们主动放弃后来者优势。为什么呢?因为从鸦片战争后,我们一直希望快速地赶上发达国家。这个意愿就是在50年代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希望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怎样才能超英赶美呢?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民富国强。要让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跟发达国家一样高,希望我们的国家跟发达国家一样强。
怎么样才能够让我们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跟发达国家一样高?那应该劳动生产力水平跟发达国家一样高。如果劳动生产力水平跟发达国家一样高,你的产业就必须跟发达国家一样先进。国强就必须有军事工业,发达国家的军事工业就是靠发达国家最先进的工业生产的。所以在50年代,我们从鸦片战争后,社会动乱,取得稳定,提出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但是这些经验在发达国家是最先进的,它至少有专利保护。你如果要取得这些技术,要交很高的专利费。更重要的是你交专利费,人家也不把技术给你。如果你要发展这种产业,你就必须自己去发明这种技术,自己发明这种产业。这样就是放弃了后来者优势了。
而且问题还不只在这个地方,因为那些先进的产业,资本非常密集,而当时我们是一个一清二白的农业社会,资本非常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你想发展资本非常密集的产业,在资本非常短缺的情况下,它是没有比较优势的。这些产业当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它是没支撑能力的。在这种状况下,你就必须给它保护补贴。保护补贴就带来了政府对市场的各种干预和扭曲,造成资源错误配置。我们60年代释放原子弹,70年代卫星上天,但是我们的效率非常差,收入水平也非常低。只有到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改变了发展的方式,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出口产业。这些产业符合我们的比较优势,所以能形成竞争优势。然后能形成竞争优势以后,就占领国内国际的市场,然后就创造了利润,积累了资本,积累了资本以后,产业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利用后发优势。
所以对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得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的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非社会主义的国家,都同样在他们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想快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推行的思路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想在一清二白的基础上去建立现代化的大产业。政府对市场有很多干预,造成很多扭曲,即使能把一些现代化产业建立起来,但是都是靠补贴,效率非常低,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还在扩大。因此,我们1978年底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到80年代,全世界都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国家转型,非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像拉丁美洲,非洲,也都在进行改革开放。但他们为什么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转型思路的问题。大家知道在80年代90年代开始转型的时候,当时普遍的看法是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要向市场经济转型。要转型的话就必须把政府的一切补贴取消掉,实现自由化,宏观经济保持稳定。他们认为这样子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他们把过去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好是政府干预太多,所以政府应该退出。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忘记了在过去的发展思路下,建立了一大批关连很大资本很密集的产业,他把补贴都取消掉,这些企业都垮台了,就有了大量的失业,然后就会社会不稳定,就会经济停滞。
有很多大的企业是跟国防安全有关的,导致的结果,即使你把它私有化了以后,为了国防的安全,你还不能让它垮台。实际上这些比较优势一定要给保护补贴的这些大的产业,从理论跟实证来说,在私有化的时候,国家给的补贴更多。在80年代、90年代,我跟国内国外很多专家争论,当时只是理论的争论,但是现在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那些资本非常密集的产业,在私有化以后,如果你不允许他垮台的话,实际上他从国家拿到的保护补贴比原来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效率当然变差。
为什么我们能够维持稳定跟高速增长呢?最主要当时我们并不是照搬外国的理论。小平同志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然这些大的国有企业不给补贴活不了,那就给他转型必要的补贴。同时放开我们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准入,不仅放开了准入,来我让他快速发展,我们还招商引资。开始的时候,全国的基础设施很差,如果把比较优势的产业变成竞争优势,必须建好基础设施,没有能力建全国的基础设施,我就先搞特区。当时为了把大型的国有企业,政府对市场很多干预,说营商环境非常差,但是我又没办法一下子把所有的干预取消掉。我们就在工业特区、工业园实行一站式的服务。靠这种务实的方式,就很忙的发展起来,从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出口就增加了很多,利润增加了很多,就带来我前面讲的连续38年的9.9%的增长。
而且不仅是稳定和快速发展,快速发展积累了资本,我们逐渐从一个资本短缺的经济体成为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在比较优势的时候,给他补贴是雪中送炭,现在符合比较优势了,企业有自生能力了,再给补贴,那就变成锦上添花了,锦上添花当然不需要,所以就有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可以把转型期所遗留下来的那些保护补贴,那些干预扭曲取消掉,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想这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能够快速发展,而其他转型中国家,他们的经济崩溃,他们的经济停滞,并且危机不断的原因。
从这样的一个反思跟回顾里面,我觉得可以从当中学习一些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益的经验教训。一个是经济要发展成功,那就必须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够形成竞争优势。我们是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我们8100多,美国57000、58000。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我们也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那就代表什么?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跟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实际上还有很多后发优势可以挖。我们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还能够在6.5以上,在全世界这还是高速增长。我相信这个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但是它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这是第一点。
从我们转型当中,这个经验教训就是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我们一定有很多扭曲,有很多干预,有很多漏掉的地方。但是那些干预,那些扭曲,那些漏洞都是有原因的。不能照搬教科书,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然后来不断地探索实践。这也是十九大里面所讲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不能简单照搬。
如果能这样子的话,我相信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确实可以像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的时候,把我们中国在相对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地改革开放中,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2050年的时候,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面临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而且我觉得我们这样一个快速的跟发达国家的追赶,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其实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借鉴。因为理论跟经验,经验的前提和理论的前提是不是相似。过去发展中国家在追求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通常有一种西天取经的心态,发达国家之所以成功,他的经验,他的理论也一定是造成发达国家成功的原因,然后就想照搬发达国家。但实际上给他们造成的结果就是出发点非常好,结果令人失望。
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是比较接近的,根据中国的经验提出的理论,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参考借鉴价值。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发展中国家都有跟我们一样的梦想,都希望成为现代化、工业化的国家。中国的经验对他们来讲,会比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理论有更好的参考价值。我们也许能迎来所谓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的时代、新的世界的到来。谢谢。
主持人:感谢林毅夫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忆苦思甜的语重心长的演讲,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的精彩演讲。作为论坛闭幕这个环节,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让我在这里作点总结。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太沉重了,小结都不敢当。我借此机会再多啰唆几句,谈谈自己一点小的感想。
中国改革开放即将迎来明年的40周年,如果我们把中国放在几百年的经济史背景下,基于目前中外有据可查的史料记载,无论以国家的总收入还是以个人收入,人均收入来看,中国自1978年以来,对外实行改革开放,对内解放市场力量,无疑是中国经济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大衰败,能够起死回生的关键。我们这代人并非从书本上了解到这个故事,而是活生生的经历这个复兴历程。
长期来看,40年的复兴之路可以说是非常短暂的瞬间,任重道远,大意不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有条件有机会,有动力,更有责任,对过去进行评价、总结,尽可能客观、忠实、完整地记录它。为了尊重我们的历史,更为了把握美好的日子。十九大指出,中国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问题。这个矛盾其实非常显著地反映在中国经济增长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行7个年头的趋势当中。尽管我们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人士可以从很多方面解读这个原因,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能对接市场需求的供给侧产能严重过剩,因为是某些行业的普遍性问题。例如我所了解的我媳妇的老家鞍山,他们鞍钢的钢材一斤的市价已经和一斤大白菜的价格旗鼓相当。我的岳父很生气,说你们这帮搞建议的人,搞咨询的人都搞什么玩意儿,为什么会这样子?各种道理其实并不费解,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全球化市场的竞争,挡不住的势头肯定是大众消费需求和购买转型,甚至转向,这对中国经济主体生产什么这个命题提出了很重大的挑战。刚才海尔的董事长说,海尔的精神是什么,只有市场满意的产品才叫合格品。其实凯恩斯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他说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所有目的。
按照经济学的常理来说,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这只所谓看不见的手应该发挥起释放信息,提供激励的作用,调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市场供需的均衡。难道市场机制真的开始失灵了?其实这个判断我不相信,为什么呢?看看中国经济当下的主要的主体构成,总还有那么多大而又不优的经济主体,依然靠着非市场的先决条件,占据或者垄断着所在市场的半壁江山。最要命的是,他们的供给既无生死存亡的压力,又无充分的经济动力,或者激励,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反过来,市场机制自然也就无法对他们产生有效的约束力,从而丧失其本来就具有的优胜劣汰的作用。
我个人的观察,我以为类似这样的行业大块头,在中国不在少数。他们当中曾经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如此,更不应该成为,当今天这个新时代拖中国经济后腿的角色。怎么办?至少有两个路可供选择,第一,要么进行脱胎换骨的供给侧革命,尊重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让市场经济融入自己。要么就荣退市场,把资源和机会留给更具竞争力,更具生命力的新兴市场力量,助推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中国从中等收入卖向高收入可持续更健康的成长。如此退出江湖,何尝不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时间确实不早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国家发展论坛以聚焦各种发展为宗旨,对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先后进行了开幕式,主旨演讲,国家发展中的改革开放,国家发展中的世界级的企业,闭幕演讲等五个单元。多位专家领导进行了发言,相信各位参会的朋友,尤其是现在还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朋友,应该收获良多。本届论坛也揭开了我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系列活动的序幕,我们还发了两本新书,同时还发布了中国区域发展指数。在本次论坛即将结束的时候,代表主办方向我们的协办方方正证券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还有在会议筹备当中为我们提供大力支持的各位朋友和各位演讲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向所有参加论坛的教职工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