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一组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令人揪心,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仅2015年1至10月份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
艾滋病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本应青春绽放的年轻人,为何感染如同鬼魅一般的艾滋病病毒?
青少年染艾者八成是“男同”
据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在我国,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是主要途径。
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党委书记韩孟杰介绍,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也是主要以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恋者(简称“男同”)占82%,而这一比例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为59%和67%。
北京市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彤则以该中心近年接待检测的人群为例,她指出,14~20岁之间的青少年日益增多。
这一趋势并非仅在北京显现。截至2015年10月,学生艾滋病感染者报告数量预计超过百人的省份有15个,而在两年前的2013年只有5个省份。
相比其他人群,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最快。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专家组专家余小鸣指出,青少年是一个对性需求旺盛的人群,他们对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在认识上还有许多混乱和盲点,无法清晰区分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的界限。“这导致青少年一方面对某些高危行为缺乏风险意识,忽视艾滋病预防;另一方面又把诸如蚊虫叮咬或和艾滋病人进行日常接触等安全行为,看得十分危险。”
无知无畏和知信型分离两种特征
2014年,我国发现10.4万名感染者,其中有92.2%是经过性途径传播的。韩孟杰认为,因为性传播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而且都是一些隐秘行为,进入到性传播为主这样一个阶段以后,需要当事人能够采取安全措施来减少感染,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国疾控中心宣教室主任王璐谈及和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聊天的经历,“他们在感染之前总觉得艾滋病很遥远,不会感染到”。事实上,艾滋病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如果当事人在某些方面不能严格控制自己,极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这就是无知者无畏,也是当前青年学生染艾的两大行为特点之一,认识不到艾滋病的危险自然也就不知道害怕。”王璐指出,还有一些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非常了解,但在行动中又控制不了自己,出现了认知和行为的偏差,这就是另外一个主要特点:知信型分离。
“这正反映出我国防艾和性健康教育的不足,具体体现在青少年不知如何科学应对可能会发生的性行为。”王璐指出。
专家呼吁亟须完善性健康教育体系
对于青少年染艾数量年年攀升的趋势,2015年8月,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便于高校了解学校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或者青年学生的感染状况。
当前,国家卫计委在46所高校启动了高校艾滋病防控综合试点工作,以及在11所高校重点开展专项强化干预活动,防治艾滋病的氛围日渐好转,但一些院校依然存在慎谈性教育的观念,缺乏相关活动的开展。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幼儿园约64万所,每年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约2000万名,性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我国已逐步在学校里开展了性健康教育,但面临着缺老师、缺教材的问题。
余小鸣认为,预防青少年染艾首先要从性健康教育开始,国家应该建立从小学到高校的一整套教育体系。对此,王璐表示认同,各个学校以讲座、选修课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性健康教育和防艾教育。只有青少年对这些知识充分了解,在面对可能会发生的性行为要求,他们才会作出正确的判断。
据了解,《艾滋病防治条例》要求高校、中学将艾滋病知识纳入相关课程,事实上,少有学校专门设置防艾课程。余小鸣还指出,校园教育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一些专业性的咨询机构和学校可以加强联系,在青少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或者其他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后,可以提供及时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达到57.5万例,死亡17.7万例。今年的活动主题仍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面对逐年上升的青少年感染人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上一篇: 奢侈品离“买在潍坊”还有多远 部分人青睐大城市淘宝 |
下一篇: 夫妻诈骗3年 在上海买房买车 |